.jpg)
有本事,哈,好緊要!人呀人!
一直看麗的,亞視長大。那麼多年,也有三十多接近四十年,這幾十年,亦看著它經過一次又一次再一次的改朝換代及所謂的改革。每一次,雖然偶爾在某一短時間奪得優勢,但很快就打回原形,都是以虎頭蛇尾的失敗結局收場。
亞視的多次失敗,原因很多,致命的大原因我認為如下:
缺乏遠見。如八十年代中後期以林百欣家族為首的亞視,一入主便大施銀彈政策,將對台的人挖過來及引來娛樂業的其他猛人,聲勢一時無兩。但不用多久,隨著新鮮感一過,又沒有長遠的扭轉弱勢的策略,很快便又變回病貓。
不夠全面。如上一點情況,只著重高薪聘回來的巨星所主持的某一時段單元節目,其他時段則缺乏強化,再者,那些巨星,每一位只主持一星期一天的節目,試問,這又怎能造成足以影響整個形勢的力量?
承接力不足。由於如此,所以即使亞視在某一段時間贏了,卻沒有後繼力量補上,擁有強勁慣性收視對台又怎會不能輕易奪回優勢?!就如清末太平天國林鳳祥和李開芳的北閥軍,但因缺乏承接填上,一路所攻陷的城池都旋得旋失,儘管打到天津,震動北京,最後都難逃敗亡厄運。
而最要一點是,既然一直都不但不能打抵對手,自己還要吊鹽水,那何不轉過一個身份及大方向去求自我生存?
王維基,就是要從這一點著手去做!
他說得對,劇集節目是不可能勝過對手的 (即使可以,因缺乏承接力,故亦只限於某一短時間某一兩套劇集能逞一時之強,而且亦開資甚巨,這對每天所蝕巨大的亞視已是負荷不到。),所以,決定不再拍據,以全面資訊性的一面去求道,以另一角色另一頻道去求存甚至打贏對手。
此外,看他最近的舉動,如他說,亞視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文化及感覺,這點,更係亞視多年來積弱不振的形而上原因。一直以來,尤其是過往,亞視就等於不入主流,垃圾、弱者。雖則近來因無線的墮落和其他東西的出現如互聯網、收費電視及其他娛樂,而令無線也不再尊貴,但電視始終是全民普及必有之物,所以,其價值仍不可輕視。所以,要徹底改革,要長遠計,就要改變人們對亞視的感覺,要做到這,就先要改變自己。
以上兩項就等於晚清的多次改革,特別是洋務運動。只換拳套,而不改變內在,去掉陋習弊病,那到底只不過是外強中乾而已。
但,談何容易,因這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做到的事。王維基能 (會) 待這麼久嗎?而且,他的手法,辣而激,大開殺戒不說了,致之死地而後生不要大陸廣告,甚至反「國內化」反「中央」,這會否步中國史上歷來改革者的沒好下場而死,這是第一點。
另,更重要一點是,蔡東豪曾在其專欄說到,亞視所面對的其中一個強勁對手,是金融海嘯,對,但不過這始終會過去。更重要一點是,就算王維基能站得住,就算他真的能在短時間內將亞視煥然一新,建立一個全新靚亮的面貌,強者之台,但是,最後,能敵得過將近全民「擁護效忠」無線的香港市民嗎?
可幸的是,魔童不用以身殉道 (他當然不會) 或懷疑自己的實力,不值得。但他會後悔自己低估了香港市民。當他知道,多年前的八十年代,有一天,無線因故障而使訊號中斷了若干短分鐘,而在那沒有畫面的數分鐘,無線的死士們,是沒有轉過台的。
亞視趨亡之因,元兇原是您!
亞視的哀歌。香港市民的哀歌。
補充後話:本文寫於十二月十四號星期日的中午,交稿於十二月十五號下午。到接近黃昏,得悉王維基突然辭職消息,故本想重新寫過一篇。但再考慮了一會,再檢閱本篇的內容,認為沒此必要,反而更蠻配合事實之發生。倒不如藉當前形勢,下星期再來一篇魔童消逝亞視之謎更完美搭配,如魚得水。
很多人都說香港男仕沒風度,對的,這是事實。不過,如果不懂得真的風度是啥,那不如沒有風度更好。
前兩天在街上看見如此一幕~
男的截了一輛的士,他紳士地打開車門讓穿著套裝裙的女同伴先上車。
唉,錯。
幫女仕開車門讓她們先進車廂內當然沒錯,但也得看實際狀況嘛!如果女仕們是穿著裙子,不管她們穿的是短的或是長的,打開車門後,也應先自己「捐」入去,免卻她們的不便及以防其走光。
又有一位唸書時的師兄,想他是唸外文系唸到走火入魔了!他每一次的各種禮讓,都會以羅文式的字正腔圓,配輔以右手或左手,轉幾個手圈說一句:「妳~ 先啦。」
極度作狀的風度。。。。嘔!
風度至高奉獻,是例如英國紳士們在某一室內,有一女仕一不小心放了一個響屁,他立刻義不容辭挺身而出道歉道:「呢個屁,我嘅!」
哈哈!正一阿茂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