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July 21, 2009

都市留影~ 北角

北角,一處值得歌頌和常去的地方。

讚嘆北角其中一處:「『過年氣氛越來越淡,只有在像北角這些「仍是老地方」才可再感受到過節那份情。

在香港,要找一處維持到「他」原來面貌及風味維持得叫做完整的老地方,實在不多。有些維持到的,慶幸得到保護的,亦大都本已係回頭已是百年身之軀,列為古地;又或是風采不再之「頹垣敗瓦」。

可幸,由於前英國殖民政府的「德政」(統治藝術),嚴中有弛,疏道泄洪,所以,留待一個可容「異己」聚居作有限發展的地方。而這個地方,就是港島的北角。

在這歷史的偶然,統治的必然之下,我們得以仍有一處差不多可保有如此原貌的老地方。

而北角這個妙地的精華,我會說一定係非春秧街莫屬。春秧街,一條位處北角中心點,夾在電車路那條大道與外圍快速公路中間的大街。』」

其實,北角的韻味,又何止春秧街?!

還有她的主街~ 英皇道中心、橫街小巷、碼頭、斜坡、小店舖和教堂等。全部都仍將其原貌保持得難得的好!

兒時住在炮台山,讀書在天后廟道,所以,很多時母親都會帶著我到北角或天后街市買菜、買日常用品和買玩具、寵物等。對北角和天后一帶,自然有一份特別感情。(下次都市留影到天后)


春秧街兩旁的新舊對峙。在香港的一些舊區仍可見到,但如此對比分明,屬少見。

春秧街代表,主要舊排樓。


住在那裡時的住宅式酒店。好正!


這間就是住在那裡時,常在對面買滷水鵝回酒店吃的臘味舖。很便宜!


位於春秧街的北角電車總站。總站有一神秘地方,下次介紹!


愛貓又愛書人仕必要一去的森記書局,怎可錯過!謝謝妳曾帶我去。。。。

香港兩大最繁忙熱鬧的大道之一 (另一是彌敦道),英皇道 (圖為英皇道的中心地帶,新都商場一帶。)。


北角寧靜地區~ 斜坡區域。


斜坡區一住宅大廈。原來「樓」字可以寫成「廔」!真的嗎?!


北角唯一一間教堂~ 衛理堂。中學時曾為了追女仔而在這裡返過幾個月團契。


北角食肆臥虎藏龍,大部份實而不華,真才實料真功夫。圖為較新潮的十三座牛雜。


北角碼頭海鮮!記得兒時父親常在下班後,買幾袋用黑色厚膠袋載著的海鮮回家。

我廿多年後第一次再去,北角碼頭已面目全非,北角村已拆。那裡海鮮仍然生猛。


青山當然依舊在,幾度夕陽仍會紅。只是,人與感覺,感覺仍在依然有,畢竟本是多情人,然已滲雜質,欷歔之感。而人,舊一代已逝,仍在的一代人面人心更全非。

哀紅仍竭力殘照的夕陽,拍在碼頭的浪花,照盡人寰,淘盡是非。同一地方,那年那月,原來一早已告訴我,人,一早本已活在悲涼滄桑。

昨夜的渡輪上 試聽

9 comments:

  1. 森記最正是那間舊書店,我係果道執個好幾本好野。其實北角除了森記,還有青年書屋(總之就係青年甚麼啦)和精神書店兩間賣舊書的書店。
    兩間都在渣華道,前者要上樓,店主不是青年而是老頭,店和書真的幾舊,另外賣很多佛教,特別是南懷瑾的書(新的)。這類書店真係無一間就無一間。精神書店以前在女人街,租貴了去了對面海。

    我對北角都是蠻有感情的。在那兒叫工作過一段時間,幾個同事天天食tea,有時糊糊鬧鬧,很有趣。工作前景最暗淡的時侯幾條友在海邊抽煙,真的很灰.....those were the days

    ReplyDelete
  2. 北角寧靜地區~ 斜坡區域
    建華街

    我一年半前仍住在建華街.
    住左廿幾年。

    衛理堂隔離間衛理小學係我母校。

    ReplyDelete
  3. 北角,不错啊!喜欢。
    曾在新光看戏。
    新都城、堡垒街、城市花园。。。
    据说上海人和福建人最多,是吗?
    如果叫我住香港一定选:
    中环、铜锣湾、北角。
    喜欢市区的热闹嘛。

    ReplyDelete
  4. 樂遊兄: 森記真係好有嗰種古書店味! 好正!

    好, 等我去 o埋青年書屋和精神呢兩間. 多謝介紹.

    對! 好多往事..... those were the day 只能回味.

    m: 哈哈哈哈! Yeah! "橋" 呀吓!

    咦, 咁你即係搬咗去將軍澳冇幾耐咋噃!

    嘿嘿: 曾在新光看戲?! COOL! 你喜歡粵劇?

    對. 但現在以福建人最多.

    ReplyDelete
  5. 搞乜鬼近來啲感覺咁悲情呀?
    咁"後生"俾啲火氣黎啦!!!

    好好保重!

    ReplyDelete
  6. 北角唔單只得一間教堂喎,起碼就近建華街已經有一間天主教教堂 - 聖猶達堂。

    ReplyDelete
  7. 大廈門口"中天廔"三個字, 係由張大千所提.

    ReplyDelete